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文博会|巧手不停歇 非遗促增收——各地有序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复工复产

文博会|巧手不停歇 非遗促增收——各地有序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复工复产

   据西部文博会(简称“文博会”)了解,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持续发力的背景下,“非遗+扶贫”将传统手工艺和广阔市场密切对接,逐渐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各地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培训精准帮扶贫困户参与就业,促进其增收。连日来,多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指导、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复工复产。
  多方式稳复工
  在复工一月有余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金盘绣工坊车间里,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绣娘们正戴着口罩忙活。“工坊采取分拨复工的方式,隔十天换一批人,并借助互联网平台线上经营。”据介绍,工坊引导刺绣手艺人通过在家复工、分拨复产方式,先后给300多名土族绣娘派发订单2000余份,帮助她们足不出户稳定增收近30万元。
  据文博会了解,包括互助县金盘绣工坊在内,青海8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全部复工复产,并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效指导、联系410名员工及5600名刺绣、唐卡、泥塑手艺人进行作业。
  甘肃省积石山县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内,30余名工人各司其职,炼铁、夹钢、锻打、淬火、打磨、开刃等工序有条不紊。工坊主要负责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尕主麻介绍,工坊每天会进行消杀,对工人进行体温监测,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工坊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恢复生产,工坊才能有收入,才能及时给大家发工资。”马尕主麻说,“接下来,工坊计划加大对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拓宽工艺锻造种类,实现增收。同时,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烙上独有的品牌,提升保安腰刀品牌竞争力。”
  据文博会了解,3月2日,湖南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一,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开工。但由于公司旗下5个门店仍未开业,苗绣产品接单和销售陷入停滞。为打破这一困境,公司董事长、“让妈妈回家”苗绣基地负责人石佳决定通过网络直播推介自家产品。3月3日,她和一家网络销售公司签了约,对方负责销售。
  “我们已经完成了两次网络直播,每次的点击量在两万左右,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石佳说,绣娘们大多是头一回进行网络直播,在镜头前却不胆怯,大方展示苗绣技艺。“我们的绣娘特别能接受新鲜事物,今后苗绣直播会在更多平台铺开。”
  多渠道助增收
  疫情发生后,许多贫困户赋闲在家,没有了收入。各地针对各类传统工艺、非遗产品可居家制作的特点,鼓励贫困户“宅”家发展“炕头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就业工坊之一、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线上指导白狼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周边群众在家里从事树皮画生产,防疫扶贫两不误。
  贫困户线上接订单,在家制作完成后,有专人上门取画,并当场结算制作收入。该公司经理谢彩云介绍,公司不断创新树皮画制作工艺,缩短生产周期,同时推出京剧脸谱、十二生肖、“年少多梦,花开有声”芭蕾舞女孩等系列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带领广大贫困户致富增收。
  参与树皮画制作的贫困户顾长云说,有了收入,因疫情惶惶不安的心也静了下来。“我们还将部分作品进行义卖,筹得1300余元捐给相关部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以后,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绣郎”卡德尔·热合曼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微信的方式联系刺绣团队的“绣娘”,让她们做好防疫,并分发刺绣订单。“年前我举办了3期刺绣培训班,培训了20多名绣娘,订单分发给这些绣娘,让她们‘宅’在家中也能有收入。”卡德尔·热合曼说。
  绣娘热依汗古丽是团队里的刺绣能手,2月9日,她完成的一批刺绣订单获得了2700元收入,如今正在绣制一批新产品。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贡山县独龙族手工艺协会虽未正式复工,但是木雕、藤竹编和独龙毯等独龙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制作却一直没有间断。
  协会会长曾剑君说,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工坊能创造4万余元的收入。“我们计划加大对成员的培训,另外想请一些设计师帮助我们设计品种多样的独龙族特色手工艺品,拓宽销路,增加收入。”
  多举措谋发展
  为提高非遗扶贫实效,各地也纷纷采取措施支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建设。
  据文博会了解,3月初,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前发放了2020年度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涉及传承人510人、资金342万元。此举旨在支持非遗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切实发挥好作用,支持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生产更多非遗产品,带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为打赢疫情防控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3月1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要求全省相关部门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支持全省各地特别是已摘帽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县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同时,将在传统工艺培训、产品设计、市场对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成立传统工艺产品设计提升办公室,组织全省高校、企业专家点对点帮扶;引进企业,开展订单生产;依托非遗保护单位,在长沙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销售专营点等。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张艳玲介绍,疫情防控期间,该局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线上培训,目前共开展培训30余期,已有剪纸和布糊画等4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80余名学员参加。据文博会了解,目前,他们正积极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复工复产,并从非遗扶贫产品创新和扩大销路等方面推动“非遗+扶贫”工作。下一步,丰宁将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对“非遗+扶贫”工作的支持,继续开展集中培训;积极引进电商帮助工坊产品扩大销路,建立县级传统工艺专业研发团队,提升非遗扶贫产品档次,使其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

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